自官渡區“智慧消防”建設以來,經過不斷探索、研究,官渡區消防救援大隊結合社會面火災防控重點、難點和薄弱環節,充分運用官渡區“智慧消防”平臺“5G+物聯網+AI+云平臺”技術手段,全力做好社會面火災防控工作,為維護轄區火災形勢穩定注入消防“智”能量。

一是建立風險防控“數字預警”
官渡區“智慧消防”平臺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工作機制,適時對每個疑似火情、潛在風險隱患進行數據分析、甄別核實,并通過官渡區“智慧消防APP”發送工作指令至轄區消防監督員、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進行跟蹤督促整改,不斷提高監管效率。實施精細化監控及優先預警推送機制,實現火警10秒內預警、30秒內快速甄別。截至目前,累計處置火情信號1.62萬余條,發送消防監督指令120余條,實現了24小時監控、預警,為火災撲救和應急救援提供了技術支撐。
二是構建重點單位“數字管理”
通過官渡區“智慧消防”平臺對100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、10家大型商業綜合體進行數字化管理,接入點位15萬余個,發送消防自檢自查和巡檢巡查任務指令5000余條,讓消防監管工作從線下轉為線上線下結合,初步實現了領導管理、數據采集、安全檢查、線上宣傳、單位自查等多場景的應用模式,確保了在不増加人力、物力、財力成本的基礎上,切實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成效和實效。
三是拓展隱患發現“數字渠道”
在火災隱患突出的中營村、雙橋村100幢出租房試點安裝智能無線感煙探測器、電氣火災探測器、巡檢感知探測器、電動自行車入門堵塞疏散通道報警系統和26個“生命通道”智慧監測系統。將智能化與社會綜合治理相結合,將信息化和城市精細化管理相融合,初步實現了社區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機交互型轉變,由單一的依靠人員去發現問題處置問題向人技相結合轉變,由傳統的社區管理模式向“數據主導”的綜合治理理念轉變。
四是實現應急處置“聯勤聯動”
在官渡區“智慧消防”平臺支撐下,全省首 次將政府專職隊納入綜合應急救援作戰力量體系,完成8個街道、5個社區、1個企業專職隊新型智能接處警系統安裝調試工作,實現統一接警、統一調度、統一指揮,提升協同作戰水平。打通滅火救援調度的“最 后一公里”。系統運行以來,累計調度各街道應急救援參加災情處置149次,40秒內可調動最近一個救援力量,1分20秒內快速調動3個以上社區或街道站參與救援,進一步提高應急處置響應能力,不同隊伍間的溝通效率及滅火救援精準度,不斷為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重要安全保障。
下一步,大隊緊密結合官渡區實際,不斷探索,大膽創新,繼續深入推進官渡區“智慧消防”與隊伍職業化、規范化建設,為維護轄區消防安全形勢平穩奠定堅實的基礎。
來源:區消防救援大隊